疫情期间各种企业陆陆续续复工复产,餐饮行业也不例外,那么就跟随海底捞火锅的脚步,来看看餐饮企业在疫情期间是怎么推动的:“你好,请问点什么菜?这是公筷,一会请使用。”
火锅店、中餐馆如何践行 “公筷”行动?看度记者实地考察
随着成都餐饮企业的复工复产,本月3日,成都多部门联合发出“美食成都美在文明——文明餐桌·公筷公勺”倡议行动。实施了几天之后,到底情况如何?3月18日中午,看度记者来到位于太古里附近、龙王庙正街上的几家餐馆进行打探。
“我们每一桌都用公筷,因为我们是火锅,准备的是长的公筷,方便夹菜。而食客则使用一次性筷子进食。”
进入一家火锅店,看度记者看到,商家不仅要求顾客隔桌进餐,还在每一桌上都放置了公筷,并且在醒目的地方也贴上了使用公筷的倡议海报,可谓是将公筷倡议实施到位。不仅如此,该店负责人介绍,每位顾客前来就餐还必须测量体温并进行登记。
而在旁边另一家火锅店里,记者也看到了相同的配置,该店负责人告诉看度记者,如果顾客没有使用公筷,他们还会进行提醒。
“只要有食客来了,我们就会提示他们使用公筷。如果食客使用不习惯或者忘了,我们也会善意的提醒。”
海底捞火锅
商家告诉记者,火锅店的客流一般集中在晚上,与前段时间相比,他们的客流正在逐步恢复中,大部分顾客都能自觉使用公筷。
离开火锅店,记者来到了同一条街上的中餐馆,正值中午,店里的食客较多,大家纷纷表示,他们正在逐步适应使用公筷,“会吃着吃着就忘了,还需要适应,但是觉得这个方式很好”。
这家中餐馆的负责人说,此次他们专门采购了500双新筷子,用于当做公筷,大家可以放心使用,“我们每天都要高温消毒,一周就要换掉,保证公筷的卫生”。
市民们表示,对于公筷公勺倡议,他们非常赞同,甚至建议在疫情之后继续推行。看度记者了解到,目前成都已经有超过2000家餐饮企业积极响应“公筷公勺行动”,倡导市民在就餐时使用公筷公勺,以“小餐桌”带动“大文明”,以实际行动共同守护好咱们舌尖上的健康。
如果您对该项目感兴趣,请留下您的电话和姓名以及您的宝贵留言,我们的客服人员会在第一时间与您取得联系!